从风沙吞良田到绿植固水土 都昌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见成效

视频加载中...

江南都市报讯 孙丽君、全媒体记者高译丹、实习生伍佳君摄影报道:“原本这里风一吹就带走一片土,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都是光秃秃的沙丘。”8月19日,都昌县多宝水土保持服务所负责人黄曦勇指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林木介绍。

多年来,都昌县全力治理水土流失问题。2022年,该县水土流失面积已下降至136.23平方公里。如今,季风拂过,有绿植的地方再也吹不起风沙,良田也不再沙化。

多宝乡许多良田沦为沙丘


(相关资料图)

都昌县濒临鄱阳湖,位于“五水汇一湖”要冲,土地总面积2226.61平方公里。据介绍,都昌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西北部的滨湖沙丘,总面积34.67平方公里,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块为多宝沙山。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多宝沙山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滨湖沙丘地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宝乡每年有40余亩良田被泥沙掩埋,沦为沙丘。暴雨来时,水、风、沙肆虐,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的破坏力很强,3.2万亩的沙山成为横在多宝乡村民心头的一座大山。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见成效

如何才能降服沙魔?都昌县多宝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原站长高少平介绍,水保站因地制宜,根据水的流向和地形地貌特点,将沙山分为5个片区进行研究和治理。

多年来,都昌县以小流域为单元,先后对多宝乡秃山涧、多宝水库、大树黄金山、汪墩杨储山、徐埠马矶山、狮山江家垅、八都山等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如今的沙山,已经再难见到成片的沙丘。

经过多年努力,都昌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该县水土流失面积2000年为274.07平方公里,2022年已下降至136.23平方公里,实现了治理一处、成功一片、造福一方的目的。

编辑:龙翔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邹文彪

关键词:

编辑: MO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